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痛經、胃寒、手腳涼 – 調養寒涼女

痛經、胃寒、手腳涼 – 調養寒涼女

中醫說「十個女人九個寒。但是每個人的寒點,卻各自不相同。」

有的人身上暖暖的,但是一年到頭都手腳冰冷;有的人雖然不怕冷,但是一吃錯東西就馬上胃痛,胃痙攣。有的人長年被痛經困擾,後來被中醫診斷為宮寒。

中醫說,夏季是養陽的好時機,也是改造寒性體質的黃金時期,趁著好天氣,我們一起告別寒涼時代!

一年四季手腳冰涼

怕冷,手腳冰涼,這在中醫體質學上稱為陽虛體質。陽虛體質的人陽氣先天不足,體內熱量不足導致手腳涼。還一部分女性是因為後天氣血運行不暢,導致陽氣淤滯在體內,因此出現手腳冰冷的問題。

改善方式:

中藥材足浴、按摩湧泉穴

用溫水泡腳,泡腳時可加入紅花和艾草,紅花可活血化淤促進血液循環,艾草有去寒濕的作用,特別適合氣滯血瘀、陽氣不足的女性。

泡脚加艾草有去寒作用

讓自己動起來

手腳冰冷的女性大多不愛運動,偏安靜。動則生陽,手腳冰冷的女生要避免久坐或久站,多做手足和腰部的運動,加強血液循環。另外,平時不要穿太緊的衣服和鞋襪,因為衣服、鞋襪過緊會阻礙血液循環,從而加重手腳冰冷的症狀。

一碰生冷食物就會胃痛

胃寒是中醫專有的名詞,是指胃受寒邪侵襲,導致胃中陽氣虛損,陰寒偏盛。胃寒的主要病因與生活習慣有關,如沒有做好身體保暖,冷熱食物一起吃,貪吃生冷食物,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胃寒。再加上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精神緊張,飲食不規律,造成胃病發率越來越高。胃寒主要分為胃虛寒胃實寒兩型,前者多因身體脾胃陽氣虛衰所致,後者則多因寒邪傷胃所致。

那麼胃寒的女生都有哪些症狀呢?

每當天氣一冷,氣溫下降,就會胃痛或腹瀉。

不敢吃冷、涼的食物,一旦管不住嘴,就會引發胃痛、腹瀉。

改善方式:

經常按摩養胃穴

合谷、足三里穴是常用的補益強身、健運脾胃的穴位。合谷穴在手背的拇指、食指之間肌肉的最高處。足三里穴在小腿外側,外膝凹眼之下三個橫指之處與小腿腿骨外側一橫指之處相交的地方。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向下按壓穴位,並坐圓圈狀按摩,每次20-30下。輕輕按壓即可。

按摩合谷穴可缓和胃痛
按摩足三里可缓和胃痛

避免吃生冷食物

中醫認為胃喜熱惡寒,是一個怕冷的器官。過多的生冷食物,會加重胃寒症狀。因此,涼拌菜、冷飲盡量不要吃,水果也一樣,尤其是性味寒涼類的水果,如柑、菱角、西瓜等等,更不宜多吃;胃寒的人一年四季都適合吃溫熱的食物,多吃燉菜、炒菜,餐前可喝點熱湯,日常食材中多可加入生薑、羊肉、山藥等熱性的食物。

護胃要保暖先行

天氣寒冷容易使胃的活動減緩或出現胃痙攣。患有慢性胃炎的朋友,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添加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被經痛、不孕糾纏的宮寒女

宮寒並非簡單的子宮受了寒氣。中醫所說的宮寒,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子宮感受寒邪或吃生冷食物所致的「實寒」,另一方面是指女性內生殖系統生殖功能底下,與腎虛、脾氣虛、肝鬱痰濕、血瘀關係密切,原因包括先天陽虛體質、頻繁人流導致氣血過多的耗損過度,焦慮、勞累、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血瘀、氣血不足等。這些被稱為「虛寒」。那麼,宮寒女都有哪些典型症狀呢?

每當來月經時,肚子痛就會折磨你?

經期不準時,顏色暗不說,量還很少?

照鏡子時,你發現自己的面色有些暗黑或蒼白無華,舌苔白且水滑。

平時性趣不高,你和老公準備了好久,卻沒有懷上寶寶?

腹部常有冰冷的感覺,白帶多且稀,聞起來有腥味?

改善方式:

經期要做好保暖

女人過30歲,身體機能開始下降,先天帶有的陽氣會慢慢減少,脾胃功能會減弱,如果此時還過於喜歡吃生冷的食物的話,就會導致寒氣聚在體內難以驅趕出去,宮寒就會到來;女人經期身體抵抗力下降,最容易收到寒邪的侵襲,最好不要太早穿裙子,尤其要注意保暖小腹。如果經期不小心著了涼,要趕緊喝碗紅糖薑水來補救。平時穿衣服也要堅持「頭寒腳熱」的原則,也就是說上半身穿稍微少一點沒關係,但是下半身,尤其是腳和腰一定要夠暖和。

女人養血、養腎=暖宮

血瘀會引發道路堵塞,導致氣血無法運行到子宮,宮寒自然難以避免。對付血瘀,關鍵是要避免焦慮和勞累,做好保暖,可常喝一些活血化淤的藥膳,和暖宮的生草藥,如艾草益母草黑面將軍等等。

黑面将军有暖宫作用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