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碎補,估計很多人都聽說過,從其命名之中,我們就能對其功效猜測出一二,其意思是斷的骨頭,它都能夠幫助癒合,這種表述也許有些誇張,也從側面反映了它是骨傷科的活血療傷藥。骨碎補,是一種蕨類植物的根莖,它常常附著在石頭或者樹幹上,森林裡面比較大的樹幹上就常常可見到這種蕨類植物,根莖外面有黃色的毛狀物,作為傳統草藥,骨碎補是被炒過、去掉了外面黃絨毛的部分。
骨碎補作為活血療傷藥,應用範圍基本上是跌打損傷之證。骨碎補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續筋接骨,為傷科要藥。治療跌撲損傷,可單用骨碎補浸酒服,並外敷,亦可水煎服;或配伍沒藥、自然銅等藥物,如骨碎補散。
此外,它又是一個補腎的藥,骨碎補在治療與腎虛有關的骨質疏鬆、骨關節退化的方劑中應用較多。骨碎補苦溫入腎,能溫補腎陽,強筋健骨,可治腎虛之證,治腎虛腰痛腳弱等證,配補骨脂、牛膝等藥,如神效方。
因為腎開竅於耳,腎虛它的外竅功能當然就降低,就會出現耳鳴耳聾,所以對於腎虛的這種症狀,常常和補腎的藥物同用,治腎虛耳鳴、耳聾、牙痛等症,配熟地、山茱萸等同用。腎虛不固,也會出現腹瀉的症狀,治療腎虛久瀉,既可單用,亦可配補骨脂、益智仁、吳茱萸等同用,以加強溫腎暖脾止瀉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