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憂盾草,俗稱沙巴蛇草,是一種蔬菜和著名的草藥,被認為是昆蟲叮咬、皮疹、皰疹感染、炎症和癌症的替代藥物。根據植物化學篩選的結果分析出憂盾草中黃酮類,三萜類化合物,類固醇,植物甾醇和糖苷的存在。對其藥理學研究表明,它的極性提取物對抗炎很有效果,可以抗病毒、抗癌、免疫和神經調節,以及質粒DNA保護劑;它的半極性提取物可能對抗病毒、抗癌和傷口癒合劑有很好的效果,並且其非極性提取物可以是很好的抗癌劑。
發展中國家已經長時間利用植物作為藥物來源。藥物成本高,使人們無法使用傳統療法。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就持續研究草藥植物作為不同類型疾病的替代治療劑。馬來西亞是在其熱帶雨林中擁有珍貴的藥用植物資源。其中,爵床科被認為是雙子葉開花植物的主要家族之一,由250屬和約2500種組成。該家族主要分佈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非洲,巴西和中美洲,擁有眾多高藥用價值的物種。
憂盾草是東南亞國家非常著名的傳統草藥和蔬菜。它有一些白話名稱,如“belalai gajah”或“pokok stawa ular”(馬來語),“鱷嘴花”或“优盾草”(中文),“payayor”或“sla pang pon”(泰語),和“daun dandang gendis”或“kitajam”(爪哇語)。很久以前,這種植物在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就以蛇咬傷,皰疹感染,皮膚感染,癌症,燒傷和燙傷,痢疾和糖尿病的解毒劑而出名。自1967年以來,泰國研究人員發表了大量關於該植物的研究。自1987年以來,憂盾草已成為推薦用於醫院的草藥之一,並被泰國政府納入初級衛生保健計劃。此植物最常用的部分是葉子,常見的方法是用水煎煮植物,進行口服或將其浸泡在酒精中一周,以局部施用在受影響的區域。2011年,該工廠普遍存在在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科學家開展了各種類型的憂盾草相關研究。
過去的幾十年裡,植物研究進展迅速。植物含有初級和次級代謝物。初級代謝產物是大多數生物中固定存在的化學成分,直接參與植物生長。另一方面,次生代謝產物是生物活性植物的化學物質,通常由植物特定的環境脅迫而產生,具有額外的健康。多年來,研究人員的共同實踐開始於植物的篩選。
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许多憂盾草的传统用途。它们被分为抗蛇毒血清,镇痛药,抗炎药,免疫调节药,神经保护药和神经调节药,抗糖尿病药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抗氧化剂,抗病毒药,抗菌药,抗真菌药,抗癌药,伤口愈合药,质粒DNA保护药,脂质升高抑制药和口服药粘膜炎和口腔炎治疗活动。提取物制备方法,来源,浓度和测定类型是导致结果变化的主要因素,并且每个部分中包括简短的总结和观点。
一項实验研究了憂盾草叶片对蛇,蝎子和蜂毒的抗蛇毒血清特性。总共有2个体外和4个体内抗蛇毒血清研究,并且测试提取物由水,乙醇和含水乙醇制备。从研究结果来看,0.706 mg / mL的水提取物通过直接灭活机制,显示适度的抗蝎毒效果。而含水乙醇提取物对蜂毒无效。另一方面,在4项体内研究中,有3项在试验受试者给予不同剂量后,提取物(2份水和1份乙醇水提取物)显着没有表现出抗抑郁作用。尽管有1项体内研究提出憂盾草的水提取物可以表现出中等的抗蛇毒效果,但该研究不包括给药方法或给药剂量。因此,定义具有生物活性的合适提取物作为蛇和昆虫毒液的解毒剂是不明确的。总之,在测试的提取物中,只有水叶提取物能直接灭活机制,显示出对蛇和昆虫毒液的体外抑制作用。
另一項實驗显示了通过3种不同类型的体内试验研究憂盾草镇痛能力的科学研究,三项研究使用乙酸诱导的扭体试验来检验使用4种不同类型溶剂制备的憂盾草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总体而言,憂盾草的甲醇提取物在急性和持续性疼痛测试中均发挥潜在的镇痛活性。该研究还表明酚类物质的存在,特别是没食子酸,咖啡酸,阿魏酸,牡荆素和芹菜素,其先前报道发挥抗伤害作用,可能是主要的活性促成因素。由于甲醇提取物可能是潜在的镇痛剂,因此进一步研究功效剂量,作用位点和提取物水平以调节所建议的途径的疼痛是很重要的。
另一項實驗总结了憂盾草的抗炎作用。根据其抗炎研究,由极性溶剂制备的提取物在体外(剂量小于30μg/ mL)和体内(剂量小于300 mg)显着具有良好的抗炎特性。 因此,非常希望关注生物和非生物抗炎系统中憂盾草极性提取物的作用方式之间的关系。此外,由于极性提取物显示出潜在的抗炎活性,因此从无机极性溶剂特别是水制备的提取物的知识在其体内和体外抗炎活性性质方面仍然很少,因此具有潜在的研究兴趣。
還有一項實驗也显示了憂盾草的免疫调节作用。已经测试了憂盾草的甲醇提取物在人嗜中性粒细胞和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PBMC)的实验中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免疫调节作用。憂盾草甲醇提取物表现出剂量依赖性抑制嗜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趋化性,而不会导致细胞发生凋亡。另一方面,已经测试了憂盾草的乙醇提取物对脾细胞,人角质形成细胞係和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低浓度的憂盾草导致淋巴细胞增殖增加,而较高浓度的憂盾草导致淋巴细胞产生减少。该研究还发現憂盾草不刺激白细胞介素-2反应或影响淋巴细胞亚群。类似于憂盾草的镇痛和抗炎特性的趋势,其中由极性溶剂制备的提取物发挥更好的镇痛,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酚类,含硫葡糖苷和含硫化合物可能是这些活性的主要贡献者,因为所有提到的化合物主要是从极性憂盾草提取物中分离出来的。因此,对极性提取物中存在的活性成分的生物学机制及其对免疫细胞,介质和物质的影响的研究值得特别关注。
此外,憂盾草的抗菌性质也在一項實驗中表明。总体而言,研究主要基于体外测定,仅基于极性(水,甲醇和乙醇)和半极性(氯仿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但未评估非极性憂盾草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在先前的研究中共使用了9种不同的細菌。作为憂盾草的抗菌功效的总结,通过烘箱干燥和进行乙酸乙酯分级来制备关于抗菌效果的植物的最有效提取物。提取物阻止了可见的蜡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生长。
植物化学鉴定和定量表明憂盾草是酚类,黄酮类,三萜类化合物和叶绿素衍生物的丰富来源;然而,它们在提取物中的保留很大程度受植物制备方法的影响。另一方面,对憂盾草的药理学研究表明,它的极性提取物可以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抗炎,抗病毒,抗癌,免疫和神经调节,以及质粒DNA保护剂,以及中度抗蛇毒血清,镇痛药,抗糖尿病药,抗氧化剂和弱脂质提升抑制剂。相比之下,其半极性提取物可以是抗病毒,抗癌和伤口愈合剂,中度抗炎和抗氧化剂,以及弱抗菌和抗真菌剂,其非极性提取物可以是强抗癌剂。然而,由于先前的科学研究不充分且大多数实验是初步的和基本的,因此在制药和化妆品行业实施之前,要求对该植物治疗潜力进行更复杂的评估和途径分析。另外,由于体外测定不能完全模拟动物和人的生理环境,因此另外的细胞,体内和临床试验同样充分解释了憂盾草对疾病抑制和预防的作用。此外,也可能有更多的实验研究可以证实和描述来自憂盾草的分离的植物化学物质与其相应的药理学作用的相关性。
未来研究人员的一个注意事项:最重要的是提供完整的数据,如提取物浓度,使用的提取溶剂和实验设计,这些数据在整个数据搜索过程中都缺乏。所有上述数据都可能是决定结果解释的准确性,研究的可信度以及未来工作的可重复性的关键点。总之,通过这篇综述,作者希望根据迄今为止在植物化学和药理学相关的憂盾草研究中进行的实验设计和植物制备方法,对以前的憂盾草工作提供更系统的总结。作者还期望为研究人员提供关于该植物未来研究认知和方向的一些可能的想法。